[心得] 2017第一屆新竹新創正職/實習媒合派對

Daniel Lee
9 min readMay 21, 2017
(Source:2017 新竹新創媒合派對 粉絲專頁)

前言

由清大學生組織「九又四分之三月台」主辦的新創媒合會,在5/20於台達館開展。我今天花了約莫三個小時出頭,了解我有興趣的一些議題,也跟幾位PM和HR聊了一些我有興趣的東西,覺得有一點收穫,在這邊跟大家分享;不過由於我本身想要找PM或是UX相關的Intern,所以問的東西也比較偏這方面,如果是想看Engineer的內容可以直接退出了XD。

接下來的心得會先以我有取得相關資訊的新創為主,接著再做總結。

intowow 點石創新

這是一間在做行動視頻廣告服務的公司,他們希望能提升廣告在行動裝置上的瀏覽體驗,並以視頻廣告為主,目標就是要讓客戶投在手機上的廣告的效益能提升。

這間公司的HR是從雅虎轉過來的,他們希望能夠徵到的是即戰力,即使是intern,要求也非常高,希望是有潛力半年以內就能轉正職onboard。我跟她聊了很久,主要內容有兩點:1. 要做PM必須增強Marketing的能力 2.要做Design必須要多做專案展現自己能力不輸別人。

她提到現行大公司的PM大部分都是原本的Engineer或是Marketing,因為工作時間較久,對產品比較熟悉了,再被轉去做PM,也就是至少要在這兩個方面的其中一個有比較突出的能力,才會有競爭力;當然也要看我走的領域是什麼,身為工工系學生的我,如果去製造業應徵,就有比較高機率會上,反之如果走的是資訊業,我就必須證明我在這個領域的能力。

而以新創來說,她認為要學到東西,必須找有mentor制度的公司,或是必須了解該公司PM的經驗值高不高,如果是太新的公司很有可能進去只會學到一團亂七八糟的東西,CP值不高。

另外她也特別叫我記得開一個Linkedin帳號,他在找類似人才的資料時都是開Linkedin給我看的。

Codementor

這是一間在做知識分享/傳遞平台的公司,媒合Coding專家與學生,希望能夠解決學生在Coding時遇到的問題。知識傳遞在HCI領域一直是值得探討的主題,可能的解法會利用到群眾外包,但是Codementor選擇直接媒合一對一的教學,透過視訊、螢幕分享,以及文字聊天三個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另一個重點是,這是需要付費的平台,每個Mentor會必須經過資料與面試的審核,通過後會制定自己的諮詢價格,User再依自己的需求找Mentor解決問題,平台在中間會收取20%的佣金,這個制度讓我不禁追問他們在亞洲市場表現如何,因為我認為亞洲人還不太習慣付費諮詢問題,通常都是直接Google估到死,不然就是問朋友,接著上ptt等論壇發問,再解決不了就直接放棄人生(欸);答案不出我所料,目前Codementor上有五六千位Mentor、二十萬位User,主要都是以美洲為主要客群,然而他們目前也在開發亞洲市場,所以在台灣分公司做的使用者研究,還是以台灣或是亞洲人為主。

Dcard

我應該不用介紹Dcard了。

這次主要是問他們PM Intern的問題,這次的暑期實習徵到5/15,不過因為我作品集生不出來就沒投了…

一開始問的是他們在徵PM Intern會想看到什麼特質,PM先跟我講了一串應徵資料裡面寫過的東西,然後才提到在應徵者投遞的資料中,最大重點是他們出的小作業,因為這邊才是可以看到應徵者對Dcard這個職位用心程度的地方,也最能展現大家的差異處,有人會發一兩百份的問卷去做分析,有人會去爬Dcard網頁的資料,有人在分析目標客群時,會再細分客群的特質,這就是展現個人能力的地方;而如果有些人感覺是有潛力的,只是可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,PM和另一位UXD會再看大家的履歷,此時自己在學期間是否做過開發產品的專案就非常重要,因為PM必須清楚了解產品的開發流程,其他比如會寫Code反而只是加分條件。最後,他們會從600名應徵者中篩選出20位參加團體面談,再從裡面挑選2位給予職位。

在團體面談時,PM會觀察應徵者與他人的互動,畢竟PM是一個需要大量與各種不同角色溝通的職位,並在問答時檢視應徵者的邏輯能力,與是否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(應該就是指UCD的Mindset)問題。

在Dcard裡,PM與UXD的角色幾乎是重疊的,對於想在Dcard裡做UXD的人可以考慮應徵PM。

WeMo Scooter

被拍到背面了XD (Source:WeMo Scooter 粉絲專頁)

簡單講就是電動機車版本的Ubike,但差異點在於沒有所謂的站點,而是可以隨停隨還,隨地隨借,一開始工程師實習生跟我說這是共享經濟,不過就我看來這應該只是單純的租借服務吧(?)不要騙我了XDD!!!!

不過這種商業模式其實不是非常創新,中國的Mobike和OfO,早就已經在做這種事,但因為腳踏車結構的關係,有可能產生失竊的風險,而機車基於結構與台灣民情應該不太會產生這樣的問題,目前他們有200台,預計年底會增加1000台,工程師也跟我說他們還沒發生過失竊的案例。

這間公司並沒有Design的部門或是團隊,ID/VD的部分是交給他們的CTO去做(竟然XD,我聽到這裡真的覺得很有趣),而PM感覺是有料的人,雖然我跟她一直搭不上線就是XD,這間公司比較符合這方面的職缺是專案管理實習生,會是Project而非Product的原因是,PM認為他們一個產品可以分好幾個Project,所以偏向用Project描述。

他們的產品開發流程是走Agile的SCRUM流派,在開發出MVP之後,以每兩個星期做迭代週期,過程就是PM不斷與Engineer和Operator溝通,確認他們的需求,並規劃整個流程。不過在問問題的過程中,PM聽到我想找PM或UX的Intern後,馬上跟我說我必須分清楚這兩個的差別,最好能先確認自己的興趣在哪再去應徵,但是之後又提到Startup其實常常把這兩個工作重疊在一起(我內心的OS:欸都,我應該是來參加新創媒合會的吧XD),而透過實習確認方向也是一個方法,另外如果之後要交作品集,除了呈現流程跟產品本身之外,還必須描述自己在過程中解決了什麼樣的問題。

STOMAP

做室內導引系統的公司,在一個空間掃描之後將各個環境物件定位,就可以製作出導引地圖,經詢問之後他們只有不到10人的正職,所以分工也不是非常明確,Demo的產品就我看來不論是精細度或是完成度都不是非常高,所以沒有太深入的去了解XD

Kyper

這間公司有趣的點在於他有做兩個領域,一是FinTech,二是供應鏈與生產管理,啊後者不就是我們工工系在做的東西嗎!聽國浩(系上某老師)說供應鏈就是美國工工系最夯的領域呢。

所以我問了一下他們的服務在幹嘛,基本上就是導入AI去抓歷史資料並做Forcast,沒聽到什麼新奇的作業內容,再繼續追問下去,我想知道究竟AI帶來了什麼優勢,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東西只有AI能做而人類無法,但對方只說AI能處理的資料量遠超過人腦,而不是真的有什麼新的工作只有AI能做,站在公司的角度,也就是省去人力成本,希望能做更長遠的投資,預測能力在導入AI之後應該能往上提升。問到這裡,我就被我朋友拉去做採訪了…有點忘記到底有沒有可以應徵的PM Intern,似乎是有,但偏向Paper Work,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種工作。

niceday 玩體驗

目前的產品是用網站形式呈現,目的是跟業者合作,推出一些比較新奇的旅遊行程,消費者可以上網站依自己的興趣選擇。

就這樣。

其實我看不太出他們有什麼有趣的地方XD,不過人不錯就是了,有一個我沒聽過的職缺叫成長駭客,據說是比較偏數位行銷還什麼鬼的,大概就是什麼東西都會接觸,他們說蠻適合我的(?)因為在這間公司我有提到之後想做Front-End 的Side Project,累積一些不一樣的經驗,就變得我從一開始Marketing到後面Engineer都要做的感覺,不過他們叫我填資料的時候我沒有填,因為他們的網站不是那麼吸引人XD。

MixerBox

這個產品我覺得挺有趣的,如果是習慣聽音樂的人,很有可能會同時使用Youtube、Spotify、kkbox等提供音源的產品,因為每個服務能提供的歌曲不盡相同,而MixerBox就是一個可以整合這些產品的產品,讓大家匯入在各個產品擁有的音源,一站式解決現有產品的問題。

不過糟糕的是我忘記我跟HR到底聊了什麼OTZ

嗯,之後有想到再補上來吧…(最好是之後會想起來啦!)

有想應徵可以寄email給他們就是了。

Positive Grid

好像有在徵PM Intern,我完全忘記聊了什麼XD,只知道因為要設計硬體,所以某個職位要會CAD。

PicCollage 拼貼趣

這間我應該也不用多作介紹,有手機組圖需求的除了PhotoGrid之外應該就是用PicCollage了吧。

他們是當天來的所有公司中,感覺最具規模的(正職將近30人),而且有開Visual Design的Intern,不誇張,應該是全場唯一一個有開Designer職缺的公司,或至少是唯一有表明在徵的。但當然我有興趣的還是Product Operation,而看到他們徵的Developer Intern有提到說有可能會開發VR產品,於是就問了一下是怎樣的功能需要VR,結果是PicCollage開發的產品不只是組圖APP,也嘗試在其他領域開發新東西,也就是說,他們會看不同產品可能需要的人力而分配應徵上Intern的人。應該也是因為較具規模,這個公司有Mentor制度(應該啦,我聽別人問的,可以再確認一下),感覺是一間適合穩健且快速累積經驗的公司。

總結

這次可以看到一個現象是,來參展的Startup通常是一開始以工程為優先導向,很容易出現Engineer兼ID/VD或是PM兼UXD的現象,之前跟朋友討論過相關的問題:資工系似乎是最容易參與創業的一個科系,因為他們有創業需要的動能,這對清交兩校的同學來說也相對吃香。

然而我也相信一間公司沒有Design的思維導入,絕對無法長遠的走下去,傳統資工領域的培養其實蠻缺乏這一塊的,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在討論新創導入設計思維的必要與否,不過聽說最近教育部有在Push各大學開始推產品設計之類的課程,現在的型態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就會有所改變了吧。

最後還是要謝謝幫忙舉辦這個活動的所有人員,順便問一下,我抽到的獎要怎麼領啊XD?

--

--

Daniel Lee

Global Growth Product Manager @ Jodoo | UX/UI 新手村村長,清大服科所。最新文章:https://daniellee.work/